近期,有湖北网友发帖感慨,发现现在没有钱,死个人都死不起!我岳父这次去世,批发回了55条235元的香烟 5条445元的香烟居然不够,临时又买了3条235元的香烟,光烟酒这两项的支出都花了3万。
还不算请歌舞团的6500元,道士、厨师、买菜 火化 立碑等等费用。具体花了多少钱没算,感觉没有十万,也有9万。
而我现在每年吃喝了,存9万需要大约4年的时间。真是生不容易,死不容易!朋友们,你们亲人去世花了多少钱?
此帖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。有网友表示,我们山东滕州这边一切都很简朴,没有文中说的那些,只有红白理事会送的音箱一个,播放音乐,吃两顿饭,行礼就是一起三鞠躬,完事。
有浙江网友称,这次我叔叔去世,所有收支我一目了然。我既是买办总管,又是收礼账房。叔叔整个丧事下来总支出68070元,随礼总入账72690元(除去回礼9440元)在我们老家,办丧事的,只要超500元的,回礼20%。到最后主办方还得往外捣。但话又说回来,像丧事这玩意,不可能赚就做,亏就不做吧?
展开剩余80%有福建网友跟帖,坐标福建泉州,我老妈去年过世。宗族亲人两三百个来帮忙,做功德,请道士,演戏等等,这些事情都是宗族老人说的算,主人不会参与。前后5天,买了3箱芙蓉王最后剩下十几包。整个丧事下来花了三十几万,收回白事礼金二十来万。真的死不起。
说到丧事简办,今日山东有媒体报道,一场葬礼节省超万元!白事改革改掉了居民的“心理负担”
报道称,随着近年来倡导的移风易俗改革,“厚养薄葬”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,胶州市铺集镇用10年的努力,已经完成了全部69个村居的改革,一场白事比改革前节省1万元,费用基本可以控制在2000元以内,每年全镇居民可累计节省500万元。
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朋说,2015年,村“两委”从制度上破局,10年间,先后修订四版村规民约,白事操办明确标准、流程、监督、奖惩等具体措施,社区成立白事理事会,时时保障制度落地,处处推进村庄基层治理。
如果说山东丧事简办的做法,值得推广。那还有更简约的,操作可谓让人震惊。
近日有网友发帖称,估计快没人办丧事了,将来趋势就是一个电话,殡仪馆来车拉走火化,塑料袋装骨灰,然后撒入江海湖泊!结束!第二天活着人继续工作!看着吧,真用不了多久!
得出这个论调的原因是,此前媒体有个报道,八宝山3.7万个墓地到期无人续租,骨灰盒正在被时代抛弃。
不要认为这是危言耸听。就在2024年,又有媒体报道,据民政部清明节祭扫工作办公室统计,4月5日全国有5.75万家殡葬服务机构提供现场祭扫服务,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1460.36万人次。期间有网民在网络上发布消息称看到有公墓区管理人员将墓挖开,骨灰丢弃出来,原因是“墓的亲人联系不上,管理费断续很久,墓地现在要做二次销售”
一名资深殡葬从业者告诉红星新闻,按照规范,管理人员将骨灰挖出后不会随意丢弃,大概率是要做“深埋”处理。
骨灰盒的“断供”消失,或是一件好事,这就是时代的产物这种情况的出现,在潜移默化地推动丧事简约化。
一组数据其实已经说明问题。作为殡葬行业的龙头企业,福寿园却遭遇了业绩“寒冬”。
近日其披露了2024年业绩,年收入20.78亿元,同比减少20.9%;归母净利润3.73亿元,同比减少52.8%。福寿园的收益主要包括三部分:墓园服务、殡仪服务及其他,其主业在2024年都处于下滑态势。
财报显示,2024年福寿园的经营性墓穴销售服务收益较上年度减少22.2%,其中销售数量减少23.3%;殡仪服务收益减少14.8%,殡仪服务量减少10.4%,平均销售单价下降人民币269元或4.9%。其中,可比殡仪设施服务收益减少16.0%,服务量减少9,445户或13.2%。而福寿园墓园服务的经营利润率也从2023年的60.2%下降至41.3%。
福寿园在财报中表示,业绩下滑主要和去年基数高有关,以及受整体环境和预期的影响,客户的消费行为趋向谨慎。
如今,随着时代的发展,年轻人的观念也在改变。他们更倾向于让逝者回归自然,而不是让活人掏空钱包。回到开篇湖北网友的感慨,可以看出丧事厚办在某些农村依然很推崇。但相信在年轻一代人的思想观念改变下,这种风俗或会慢慢淡化。
对于这一现象,你有什么看法呢?
免责声明:本文中的所有信息、观点和素材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媒体的立场和观点。我们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或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若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,请务必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。发布于:河南省一直牛配资-国内股票加杠杆-股票配资查询平台-按月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